自主创新的带头人-吴欣之 吴欣之,一位从工地上走出来的著名结构安装专家。从黄浦江的三座越江大桥到八万人体育场“世界第一”悬臂式屋盖,从浦东机场“巨鸥”式钢结构航站楼到上海南站亚洲第一大跨度圆形屋顶……都留下了他匠心独运的杰作,他也囊括了劳模荣誉的“大满贯”。 “东方明珠”广播电视塔钢结构安装工艺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一大杰作。吴欣之作为科研项目和现场第一负责人,带领技术人员拟出20多个方案进行分析、比较 展开
自主创新的带头人-吴欣之 吴欣之,一位从工地上走出来的著名结构安装专家。从黄浦江的三座越江大桥到八万人体育场“世界第一”悬臂式屋盖,从浦东机场“巨鸥”式钢结构航站楼到上海南站亚洲第一大跨度圆形屋顶……都留下了他匠心独运的杰作,他也囊括了劳模荣誉的“大满贯”。 “东方明珠”广播电视塔钢结构安装工艺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一大杰作。吴欣之作为科研项目和现场第一负责人,带领技术人员拟出20多个方案进行分析、比较、论证,历经3000多次试验,推出了“集群钢绞索承重、液压提升器提升,计算机同步控制”和“高重心无配重垂直控制”等一系列全新工艺;并与建设者一起连续奋战十一昼夜,终于将天线桅杆安装就位,使468米的亚洲第一高塔昂首挺立在浦江东岸,创造了世界高耸结构吊装史上的奇迹。 最让吴欣之兴奋不已的是“巨鸥”式的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,它不仅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富浪漫色彩的公共建筑之一,而且实现了中国建筑工程界梦寐以求的境界:工厂化施工,流水线作业,计算机控制。在吴欣之的精心安排下,1.5公里长的工地成为了钢结构拼装,组装、区段滑移、整体安装的流水线,4个比足球场还大的钢结构拼装车间被从工厂搬到现场,主楼和登机长廊建筑物两端“巨无霸”大型吊车正在把一榀榀百余吨的弧形钢屋架送到20米高的框架平台上进行每一节间组装;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同步牵引系统在主楼框架平台上,将相当于6层楼高、标准足球场一样面积、重达1000余吨的每一组组装好的大型钢屋面缓缓牵引到预定的位置上。 每当工程结束时,吴欣之忙着为青年人出课题、出思路,鼓励他们把取得的成果升华成“理性”的经验。据不完全统计,该公司结合项目总结的科技论文就达三、四百篇,总结的各类工法就有23项,公司已拥有8名教授级高工、6名工程学科带头人,还有2人被命名为市级“发明家”。□ 收起